EN
人才培养
学生风采

使命召唤,航空报国——记C919从梦想到现实中的航院故事

发布时间:2017-05-20浏览次数:

201755日下午2时,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首飞成功,实现了中国几代航空人共同的大飞机梦。当天,航空学院流体所年过八旬、曾参与过我国多个型号民机预研的朱自强教授全程观看了首飞直播,当飞机从蔚蓝天空中缓缓下降,最终平稳着陆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我参与民机研制几十年了,亲身经历了大飞机项目漫长曲折的过程。这次我们自己的大飞机终于上天了,圆了我们的大飞机梦。这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是我们整个国家航空人盼望已久的大好事!”

C919国产大飞机,从20085月项目研制正式启动,梦想开始起航,到如今首飞成功,梦想成为现实,整整经历了9个春秋。在这个梦想到现实的过程中,无数航院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勤汗水,书写了大飞机从梦想到现实的航院故事。

第一篇:教师队伍——攻坚克难

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国已具备发展大型飞机的技术物质条件,确定了实施研制大型飞机的重大专项。随后各个单位开始进入到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当中,20085月,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上海挂牌成立,揭开了中国自己的大型客机研制序幕。

在大飞机重大专项二次论证中,航院人就积极参与其中。20067月,航空学院关志东教授被任命为大型飞机重大专项论证工作组秘书,深度参与项目论证工作。之后的半年时间里,工作组每周都要开会,还要定期向国务院汇报进展。为了不辱使命,做好大飞机项目的论证工作,关志东老师经常工作到深夜,确保当天的工作没有纰漏才敢休息。回想起那半年的苦干历程,关老师感慨颇深,“当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我们经常连续熬夜进行项目论证,写报告、做汇报也是很频繁,说实话当时压力真的很大。”聊到C919首飞成功,关老师激动之情也溢于言表:曾经多少个不眠之夜都是为了这一天,看到飞机离开跑道、翱翔蓝天的那一刻,感觉我们付出的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我们这故事也算是讲圆了!

20085月项目研制启动后,航空学院集中优势力量,组织各专业优秀教师参与了商飞组织的大型客机联合工程队。杨超教授当时担任北航队队长,带领刘沛清、鲍蕊、刘虎、王黎静、吴志刚、田云等30多名设计经验丰富的教师来到了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飞院)参加C919总体方案论证。当年很多在校研究生也参加了论证,如博士生郁嘉(毕业留北航)、谢长川(毕业留北航)、宋磊(毕业留北航)、董大勇(毕业后进入上飞院)等。

20089月,北航决定集合一支研究队伍,包括在上海参加联合工程队的人员和在学校工作的相关专业的教师70余人,由长江特聘武哲教授任总师,杨超教授任总指挥,刘虎教授任副总师,关志东教授任副总指挥,集中攻关,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在刘沛清教授负责的北航大飞机班模拟设计报告基础上,拿出了北航自己的C919大型客机总体设计方案,得到了中国商飞专家的高度评价。“那个时候商飞刚刚成立,上飞院容纳不下全国来的400多位专家,所以我们就到上海飞机制造厂大场厂区办公,条件虽然艰苦,但是没有人抱怨,都觉得能够为大飞机项目做贡献是值得的”。在接下来的半年里,老师们不畏艰苦,重点研究大型飞机涉及的总体、气动、结构、强度等各个专业的技术方案问题。在各位老师的团结努力下,最终向国家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的研究团队主要参与前面的设计部分,但是后面的制造、总装、试飞各个阶段里都会碰到一些相关问题,所以设计之后的阶段我们也有参与。”在后续的大飞机研制过程中,杨超教授带领的气动弹性团队依旧时刻关注C919的相关问题,参与了C919颤振、结构设计、气动伺服弹性、机翼型架外形设计等问题技术攻关,为飞机的安全性和性能设计提供了重要保障。


图1 时任校长怀进鹏院士看望联合工程队北航分队的教师

除此之外,航空学院还有众多优秀教师也都带领各自的团队参与到了具体项目的攻坚克难之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造中国人自己的大飞机”的誓言。

ld乐动体育官方网站党委书记林贵平教授带领攻坚团队,参与了C919热气防冰系统的设计,开发研制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机防冰系统设计评估软件。而在此之前,国内热气防冰系统的研究经验非常少,研究条件也很匮乏,虽然有ARJ-21项目的基础积累,但是对于C919这种大型飞机,防冰系统设计难度大得多。为了给C919的飞行安全保驾护航,实现国人的大飞机梦,林贵平老师带领其团队成员们勇往直前、攻坚克难,用他的辛勤汗水换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技术突破:从二维计算过渡到三维计算,用欧拉法代替拉格朗日法……最终圆满完成了各项设计要求,保障了C919的防冰安全。回忆艰苦的攻关过程,林书记感慨非常深:“实际攻坚时间只有一年,为了缩短设计时间,团队将重点放在总结设计、评估和优化方法上,放弃假期啃在上面,才做成最终的评估软件。别看我们这故事时间不长,可都是做了好多干货在里面呢!”

如果说林贵平教授的大飞机故事是一气呵成,那么刘沛清教授的故事就是细水长流。他所带领的团队主要从事大飞机气动设计,主要工作涵盖了机翼设计、增升装置设计、水上迫降等技术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的具体研究工作,前后一共持续了十余年,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刘沛清老师可以说是十年如一日,奋战在大型飞机设计研发的第一线,其团队提出的一种气动和机构一体化设计的方案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软件,并且在C919上得到了运用,2014年获得中国商飞科技成果二等奖,同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荣誉。回顾多年的研究历程,刘沛清教授感受最深的就是“坚持”二字:“在我们这个领域工作,需要学会坚持,要有勇于能把冷板凳坐热的决心和毅力”。此外,刘沛清教授负责的大飞机班高级人才培训班,从2006年起到2017年止,坚持办学11年,为我国中国商飞输送高级人才420多名,这些学子目前正奋战在商飞的各个领域中,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届大飞机班学员张大伟荣幸地被选为C919首飞随机的试飞工程师。首飞成功之后,刘老师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平日喜欢作诗的他大笔一挥,写下了一首《十年爱之歌》,“十年信念坚定志不移,十年奋斗历程无怨悔……”喜极而抒,这首诗是对这份坚持的完美概括,写出了刘老师对大飞机项目的无比热爱。

对于固体所的鲍蕊教授而言,她与C919的故事则是另一种演绎。2008年夏天,本已准备出国的鲍蕊老师接到了来自商飞的联合攻关邀请,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她毅然决定推迟出国事宜,投身到祖国的大飞机项目中。这样的决定对于鲍老师来说是坚决的,是毋容置疑的。回忆当时做出的选择,她依然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不留悔恨的,“当时我本来是准备出国的,所有的手续都办好了,可是听说让我参加C919项目,我就觉得一定不能拒绝,这可是祖国的大飞机项目啊。如果我错过了,那岂不是太遗憾了?现在回想起来,能够在项目之初就参与进来,真的是太幸运了!”在接下来的研究工作中,鲍老师率领团队深度参与了飞机广布损伤研究和全机疲劳验证等项目攻关,在我国民机相关实验经验匮乏的情况下对广布损伤问题做出了准确分析,为大飞机项目提供了坚实保障。

55日下午C919首飞直播时,有一个镜头正对准在起落架上,ld乐动体育官方网站的贾玉红教授每当看到直播镜头切到起落架上时,都笑得合不拢嘴:没想到还会给特写。原来,在C919的攻关过程中,由李书、贾玉红、罗漳平和吴永康四位老师为骨干的研究团队承担了C919起落架研制关键技术的研究。他们针对起落架的三维收放机构进行了全面的设计分析与论证,对起落架的前轮操纵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在起落架应急断离接头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准确模拟接头的受载情况,保障飞机迫降时的安全性,他们曾一遍又一遍地改进实验设备。“我们针对这个问题试验了无数次,早期的实验设备设计不合理,载荷比较大的时候可能‘咣’的一下,设备都损坏了,只能重新搭实验台、不断改进设备。要是用你们年轻人的话形容当时的感受,就是‘宝宝心好累’,不过现在这些困难都过去了,看到大飞机首飞成功的那一刻,心里只有甜蜜。”贾老师欣慰地说。

第二篇:杰出校友——桃李芬芳

在大飞机首飞成功的背后,一大批航空学院杰出校友也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大飞机项目的航院故事里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商飞副总经理、C919大型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参与过我国多款主要机型的设计工作,2008年博士毕业于航空学院。航空学院刘虎教授一直与吴光辉总师保持着联系,对他的印象特别深刻“看到过他为取得的进展而振奋激动、也看到过他在难关时刻的‘为伊消得人憔悴’。”在首飞现场,吴总师早早在降落点等候,飞机着陆后,与首飞试飞员蔡骏紧紧相拥,记录了航院故事中的温馨一瞬。除吴光辉总师之外,副总设计师陈迎春也是航空学院的博士毕业生。长期负责和领导我国大型飞机等多个型号研制和多项重大预研课题,主持多个型号的对外合作工作,完成了多项开创性研究。


图2 C919着陆后,总设计师吴光辉与试飞员蔡骏紧紧相拥

北航作为一所培养航空航天两领人才的高校,向中国商飞输送了大量大飞机设计人才,航空学院正是人才输送的中坚力量。商飞成立9年以来,航空学院输送大飞机建设人才已达300余人。广大毕业生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商飞北研中心结构设计技术研究部副部长、结构设计三级专业总师、科学技术委员会结构强度专业组成员王栋,2005年从航空学院研究生毕业之后,赴澳大利亚攻读博士学位。国外求学过程中,他心里一直装着中国的“大飞机梦”,也一直关注着中国大飞机事业的发展。20115月博士毕业后,他毅然回国,加入了中国商飞公司北研中心。回想报到当天的情景,王栋感触非常深,“那天站在北四环北京奥运大厦的楼下看着中国商飞的标志,我觉得梦想照进了现实。”民机的研制与其它航空航天项目不同,除了飞机本身,还要考虑适航、竞争、市场等多方面因素,更复杂也更具有挑战性。来到中国商飞,王栋承担了大飞机复合材料机翼研制攻关项目。在项目团队里,每项工作的时间节点都精确到日,每一项工作都在考验着王栋的协调能力和专业水平,每一天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得到锻炼。在这个艰苦而充实的过程中,王栋也从一名航空工程师成长为团队管理者,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提高了复合材料在大飞机主承力结构上的应用水平,为国家的大飞机事业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王栋自身的艰苦努力和整个团队的不懈奋斗也换来了丰硕的成果,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专项表彰、中国商飞十大青年英才等6项个人荣誉奖励,以及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中央企业青年文明号等58项集体荣誉奖励。

在航空学院众多毕业生中,也不乏学生时期就参与大飞机一线研制项目的研究生,他们在攻坚克难、艰苦奋斗过程中深受感染,毕业之后也选择进入商飞,延续自己的大飞机故事。商飞北研中心结构设计技术研究部设计基础综合组组长蓝元沛,2003年至2011年在航空学院学习,在读研期间,他参与了我国大飞机项目的论证服务工作,立志投身大飞机事业,毕业后进入中国商飞工作至今,将自己与祖国的大飞机事业紧紧联结,承担了机翼研制攻关项目,任适航主管助理、顶层设计要求组副组长,支持复合材料在国产民机主承力结构上安全应用。工程师周磊,2013年毕业于航空学院,参与了大飞机研制项目,开展了机翼活动面结构设计工作,现任机翼活动面Ⅲ级团队负责人。工程师杜奎,2013年毕业于航空学院,从事飞行器设计、复合材料结构设计、闪电防护设计与验证等研究工作,承担了复合材料机翼研制攻关项目,负责复合材料机翼结构闪电防护设计与验证。

还有这样一批走进商飞的毕业生,他们在校期间没有直接参与大飞机项目研制,但是C919首飞成功也给他们带来了莫大的鼓励。刚入职商飞一个月的2017届硕士毕业生岳刘明对我们骄傲地说:“C919的首飞成功为我国民用航空领域开拓了一片新天地,作为商飞的新人,可能不再有机会参与C919的工作,但是我会努力并全力参与到我国新一代民机和未来民机等项目的研制工作中,编写新的航空报国奋斗篇章!”曾经他们是这样一群航院人,也如今他们也是这样一群商飞人。C919的首飞除了给他们带来了荣耀,也有莫大的鼓励。

第三篇:莘莘学子——梦想远航

对于绝大多数的航空学院在校生,或许因为没有赶上大飞机如火如荼的设计时期,或许由于专业的不同或研究方向的限制,而没有参与过C919大飞机的研制,但这并没有阻止他们追梦的旅途。人若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大家都记得周星驰的这句台词,我们在潜意识里都没有忘记梦想,C919首飞成功把国人的大飞机梦变成了现实,也点燃了航院人内心的一把火,激发出航院人新的梦想。

在硕士研究生刘世达所在的实验室,课题组老师、同学用投影一起观看了C919首飞直播。看着C919首飞直播,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与C919同呼吸共命运,为她担心,为她扣紧手指,享受它成功后的喜悦。看到我们的大飞机顺利着陆的时候,我悬着的心也跟着一起落地了,刘世达回想起当时的场景,还是激动地坐不住,大飞机成功开拓了我国航空业的新领域,我们都能从航空人披荆斩棘的精神中汲取能量。硕士生李豆豆2015年进入刘沛清教授的课题组,目前参与新型号大型客机的增升装置设计。“我进入刘老师课题组的时候,C919增升装置的设计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了。我就把增升装置设计的技术和方法梳理了一遍,研二上半年就开始了新型号大型客机增升装置的预研工作。我觉得一个团队,从成立到后面的持续发展,还是要讲究传承性。C919首飞成功,迈出了祖国大飞机事业发展的重要一步,每一位航空人都应该感到振奋。”

图3 航院师生用投影观看C919首飞直播

大飞机首飞成功之后,航空学院直接参与项目研制的老师们也对航院研究生提出了殷切期望。首飞已经过去了,大飞机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这些都需要你们年轻人的努力。学院党委书记林贵平教授勉励我们,“如果你们研究生有机会参与项目研究,希望能够珍惜机会,要把自己承担的工作做好。虽然一时可能会看不到其意义,但这时候更要坚持攻坚,等成功后回头来看时,你会发现这些都是值得的。”杨超教授希望有更多的研究生投身祖国航空事业中去。“下一步就要看你们这些人了。估计不久的将来C929C939上天的时候,你们的心情也会跟当年参与C919研制的研究生一样。当前国家这么支持航空事业发展,对于我们的航空学院的研究生来说,可以说生逢其时,以后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在他眼里我们看到了对祖国大飞机事业的坚定信心。刘沛清教授则勉励同学们当学会坚持,“在我们这个领域工作需要学会坚持,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要有把冷板凳坐热的毅力,要有卖油翁的精神。一个优秀的飞机设计师至少需要10年的磨练,必须有情怀才能走下来。”鲍蕊老师则表示,在研究生学习阶段不应把自己困在某一个研究方向的小世界里,鼓励我们开阔视野,了解更多的领域,要将自己的知识范围扩展到面,而不是仅仅集中在点。

总结:故事还在继续

梦想的实现并不代表着梦想的终结,而是又一个梦想的新的开端。大飞机项目的航院故事也不会就此结束,越来越多的奋斗在祖国航空一线的航院人,必将接受祖国航空事业发展的使命召唤,共同书写新的航空报国故事。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不同型号的中国大飞机翱翔于蓝天,向世界展示一个又一个“大飞机梦”!

(文/陈天雄 黄园园 谢飞 刘哲)